国际聋人日创意雕塑呼吁关注聋人群体
9月23日,是9月第四个星期天,也是第61届“国际聋人日”。这是一个专门为听力障碍的人群设立的节日,旨在呼吁大众关注、关心和帮助聋人群体。
为呼吁大众关注聋人群体,理解和帮助聋人群体,由创意机构概亚广告创作的“因药无声”公益雕塑,于23日在金虹桥国际中心广场正式亮相。长宁区聋人协会、上海市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会、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和20名聋人代表出席本次活动。
这座雕像作品是一个高2米的大型儿童半身像,装置整体为灰度色调,双耳由两个巨大的药物胶囊堵塞,突出儿童因药物“失去听力”的问题,呼吁大众关注儿童致聋问题,号召大众关注聋人群体。
据悉,在我国听力残疾人群超过2000万人,位居各类残疾人群数量之首。而在聋人群体中,儿童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也是“致聋”的高发区域。为此,创意艺术家选取“药毒性耳聋”这个典型案例,通过雕塑艺术的形式,呈现儿童致聋问题,希望让更多的父母家长,了解儿童致聋问题,呼唤更多人的关注致聋儿童群体,了解致聋儿童的生活状态。
聋人群体看上去和普通人没有区别,但因为听力障碍难以和正常人沟通交流,往往不被人们所理解。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呼吁大众关注“儿童致聋”的问题,也为大众提供更多认识和理解聋人群体的机会。
自2018年6月起在长宁区残联、上海市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会、上海众智青年服务中心助聋服务队的帮助下,光华医院开设了长宁区区域内第一家手语门诊。每周三下午为聋人看病配备“手语翻译”,打开“绿色通道”,让他们优先就诊检查。目前每周助聋门诊最大接待量也就30人左右,而每次预约的病人有50到60人,人力有限,这时手语翻译就会捉襟见肘。所以在本次活动现场,院方公开招募2名残疾人志愿者作为光华医院的手语门诊导医。
今后,这个雕塑还将通过科普展览、医院聋人门诊、社区宣传等形式,让市民大众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聋人群体,吸引更多的人们关心、支持和帮助聋人群体融入社会,共享美好时光。
-
上一篇: 张立旗雕塑艺术博物馆获批并对外开放
-
下一篇: 北京国际雕塑公园第六届非遗文化体验周开幕
-
- 玻璃钢卡通马拉松熊雕塑
- 12-03
- 雕塑案例
- 广东东莞玻璃钢卡通斗牛犬雕塑
- 11-30
- 动物雕塑案例 卡通雕塑案例
- 几何多切面跑步运动玻璃钢人物雕塑
- 11-30
- 人物雕塑案例
- 镂空玻璃钢水景大象雕塑
- 11-30
- 动物雕塑案例
-
- 深圳购物中心切面玻璃钢组合花盆
- 12-03
- 花盆案例
- 兰州室内购物商城玻璃钢组合花盆
- 12-03
- 花盆案例
- 宾馆玻璃钢组合式花盆
- 12-02
- 花盆案例
- 售楼部异形玻璃钢组合花盆
- 12-02
- 花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