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肖像雕塑和西方写实雕塑
? 中国的真正意义上的肖像雕塑于本世纪从西方引进,"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风,顺便把肖像雕塑带入了我国。我国最早的一批留洋的老前辈在学成回国之后,陆续创作了各种各样的反映革命先驱,爱国志士,文化名人等肖像作品,拥抱了正在中国发生的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文化运动,为民族解放的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中国肖像的真正高潮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的这五十年。二、三十年代留法、留日的人才班底,加上五十年代留苏的队伍,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共同构建了中国的写实主义体系。目前的八大美术院虽各有不同,但都属于一个大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过去常提的现实主义体系。这个体系首先突出的是扎实的写实基本功,以及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方法。所有美术院校都将创作纪念性人物肖像作为主要教学课程之一。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老一辈雕塑家在引进西洋写实雕塑的同时,倡导、弘扬并传授了民族传统雕塑的若干精华,为具像及肖像雕塑的民族化作了不懈的努力。这样一个体系培养出的学生,完全适应了新中国的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雕塑家们创作了大量为社会作出了贡献的英雄、模范、工人、农民、士兵、知识分子、少数民族肖像,当然还创作了大量的领袖人物肖像,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席卷全国的毛泽东塑像热以及样板雕塑《收租院》、《农奴愤》等各地的阶级教育群雕,良好地将中国的写实雕塑队伍以及现实主义体系过渡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 改革开放的时代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各种思潮、流派群雄逐鹿,并相互影响,相互撞击,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瑰丽景观,雕塑界也一样。也可以这样说,中国雕塑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期,以及前所未有的大冲击,大变革。新时代的肖像艺术作品作为其中的一道风景,照样绽放着自己的光彩。首先由于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应各地两个文明建设的需求,一大批中国历史英雄、科学家、文化名人等室外纪念像为广大热衷肖像雕塑的艺术家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然后就是他们为参加各类展览创作了大量肖像雕塑作品。新时期的肖像创作更倾向于人性化以及内心化,更注意对象的个性张扬,这符合当代社会对人本和人性的关怀。
? 毫无疑问,受到新思潮、新流派的强烈冲击,传统的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受到了消解。肖像雕塑可能很容易被人视为太旧,太传统,但笔者在此认为,不管任何时候,只要有人,肖像雕塑就会有存在的价值;同时,笔者还认为当代的中国肖像雕塑应该而且可以走出"旧"的困境,跟上"现代化"。
? 前几天与一位意大利雕塑家谈到了中国雕塑现状的印象,他为我国的活跃雕塑局面深感惊奇,同时也提出了若干不同的看法,他说西欧及意大利多年前也经历过类似的革命,新的思潮要摧毁一切旧的传统,可今天的艺术家又纷纷回到被毁的废墟上寻找残存的传统文化。我们中国雕塑家是不是应该具有点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理性,使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软着陆,而尽量避免西方式的休克疗法去重蹈他们的覆辙?广州美院高蒙先生在这个时候主编的这本也许不太时髦的肖像雕塑集可能会引起我们对若干问题的再思考。不管结论多么不一样,于肖像雕塑,于雕塑界总是有益的。
-
上一篇: 西安革命公园巨猴玻璃钢雕塑引人围观
-
下一篇: 神形兼备是未来肖像雕塑的发展趋势
-
- 玻璃钢卡通马拉松熊雕塑
- 12-03
- 雕塑案例
- 广东东莞玻璃钢卡通斗牛犬雕塑
- 11-30
- 动物雕塑案例 卡通雕塑案例
- 几何多切面跑步运动玻璃钢人物雕塑
- 11-30
- 人物雕塑案例
- 镂空玻璃钢水景大象雕塑
- 11-30
- 动物雕塑案例
-
- 深圳购物中心切面玻璃钢组合花盆
- 12-03
- 花盆案例
- 兰州室内购物商城玻璃钢组合花盆
- 12-03
- 花盆案例
- 宾馆玻璃钢组合式花盆
- 12-02
- 花盆案例
- 售楼部异形玻璃钢组合花盆
- 12-02
- 花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