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雕雕塑的特色
浮雕是一种以三维空间来展现雕刻在器物上的雕刻艺术,起源于原始先民,原始先民信仰原始宗教,浮雕雕塑随着原始宗教的发展出现了,进入奴隶社会,特别是我国的夏商周时代,青铜器特别发达,铜雕艺术不断趋于完美。在夏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浮雕装饰纹样以怪异的线条,深沉凸现出的铸造刻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宗教感情,其中“饕餮”纹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最有特色的一种浮雕装饰样式。
浮雕工艺在境内残存的最早的浮雕作品为唐代王朝墓室穹顶的莲花浮雕石砖和宋代洛阳桥上的月亮女神以及黄塘岩峰寺前后殿壁上石龛的弥勒佛、观世音立像浮雕,其雕刻线条柔顺秀美,具有较高的技艺水平。
人类社会存在以来,艺术一直是整个人类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原始先民由于对自然现象还无法正确地解释,于是产生了原始宗教,他们以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随着原始宗教的发展,原始雕塑艺术也作为祭祀信仰、崇拜观念的体现方式或表达形式而得以发展。山洞中的原始岩画和雕刻,最初表露出浮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原始特征。
人类的物质生活,往往影响到精神上的表现。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用颜色和线条来表现狩猎采集生活所接触的自然对象,把它们描绘成平面的绘画,以表达人们对这些事物的关切。当人们发明线刻,意欲以岩石等硬质材料固定和保存这些形象时,最初的浮雕便产生了。随实践经验的积累,人们发现了暗影表现法,逐渐由平面形相的涂绘进到对物象体积的关注。这种关注以及采用各种材料来达到体积表现的造型实践,促进了圆雕最初的发展。
原始时代的岩画、线刻,无论是模拟自然的写实物象或是装饰性的图案,其描写方法或造型模式多大同小异。尼罗河流域及地中海东部,各洞穴中所发现的线刻,其方法皆是先大略勾勒外面的形廓,然后予以着实的描写并刻成线形。
随制作工具的发展,浅浮雕性质的岩刻也受到相应的促进。中国北方的原始游牧民族在绵延千里的阴山山脉,留下了大量记载他们生活历史的岩刻(或岩画)。这个地区的岩刻特点是,写实性强,多以牛、马、山羊、鹿、虎、豹等野兽和家畜为题材;原始艺术家们将图形绘于致密光洁的黑石上,后用专门磨出的尖锐硬石刻出图形,成为石刻浮雕艺术的早期表现。
-
- 玻璃钢卡通马拉松熊雕塑
- 12-03
- 雕塑案例
- 广东东莞玻璃钢卡通斗牛犬雕塑
- 11-30
- 动物雕塑案例 卡通雕塑案例
- 几何多切面跑步运动玻璃钢人物雕塑
- 11-30
- 人物雕塑案例
- 镂空玻璃钢水景大象雕塑
- 11-30
- 动物雕塑案例
-
- 深圳购物中心切面玻璃钢组合花盆
- 12-03
- 花盆案例
- 兰州室内购物商城玻璃钢组合花盆
- 12-03
- 花盆案例
- 宾馆玻璃钢组合式花盆
- 12-02
- 花盆案例
- 售楼部异形玻璃钢组合花盆
- 12-02
- 花盆案例